鋼城人物

鋼城人物
首頁 鋼城人物
李瑜厚:唯有正氣溢胸間
來源: 工程管理部副部長 作者: 李瑜厚 時間: 2013-10-01
我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也是一名普通的中層領導干部,更是一名普通的太鋼職工。我確實講不出自己有什么特殊先進的事跡,只是做了一些覺得應該做到而且必須做好的事情。這些事情如果做不好,既無顏面對多年培育我的黨組織,也無顏面對培養了我30年的太鋼。
1983年,我從太原冶金工業學校畢業,進入尖山鐵礦籌備處,成為了一名從事合同、預算管理工作的技術員,后又借調至太鋼技改部、太鋼合同預算處,從此我就與基建這個行當結下了不解之緣,一口氣干了30個年頭。我在太鋼工作的全部時間都從事著合同、造價管理業務,處在基建行業矛盾交匯點的風口浪尖上。
我工作的這30年,正是公司快速持續發展的30年,尖山鐵礦、1549mm熱連軋機、40萬噸、50萬噸、150萬噸不銹鋼項目、提質增效、節能減排等一個個重點項目快速建成投產。當初建設這些項目的資金都不是小數目,都是以千萬、數億甚至數十億來計算的,我的崗位就是為這些資金的使用進行把關。當然把關的不只我一個人,也不只我們一個部門,但我卻處在最基礎的關口上。
實現每一分錢的價值,這就是我的立場和原則。無論從黨性、從職責還是從自己的良心講,都要求我不能褻瀆每一分錢的價值,因為這每一分錢都是太鋼職工的血汗錢。
如何踐行呢?我的體會就是“讓制度和標準說話”,并且要“說了算”!為此,我與同事們一道開展了全方位的對標活動,通過采集大量的數據和信息,并深入分析歸納,我們組織制定了太鋼工程造價管理辦法、合同計價管理辦法、建設工程招標合同管理辦法及配套管理流程,并且逐年修訂完善和創新提升,使這項工作始終走在了全國同行業的前列,得到了全國冶金造價行業的普遍認可,并且受全國冶金定額總站的委托編制了《冶金工業建設工程預算定額》的部分分冊,現已在全國冶金行業頒布實施,使公司在這方面爭得了重要而關鍵的話語權。
工程建安費用中綜合單價水平的高低,是確定施工總費用的關鍵。為了確定最經濟的建安成本,提高公司工程費用的管控水平,規范工程費用的核定和完善操作流程,我們編制了太鋼冶金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基價定額,即太鋼工程建安綜合單價控制基價,使太鋼的工程預結算和建安費用對標有了自己獨特的標準。這樣不僅使工程建安合同價的確定和最終結算有了明確的依據,而且還大大降低了工程費用的支出,為太鋼工程項目建安費用的有效控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這項工作處于同行業的領先水平,成為行業內學習和推廣的典范。
定制度難、執行制度更難。為了維護制度和標準的剛性,我個人屢受各種各樣的威脅、恐嚇,經常承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壓力。有時自己也感到十分苦惱和委屈,家人也曾勸慰我調換一下工作崗位,但想到太鋼對我多年的培養之恩,想到職工群眾和領導對我的殷切期盼,我感覺到個人的得失和委屈在太鋼集體利益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我下決心堅持下來。為此,我堅持不沾酒、不赴宴、不進娛樂場所,不在誘惑面前“失態”。
我沒有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為親朋好友“攬過活”,有的親朋好友找我幫忙說句話或者引見一下,我堅決拒絕了。有些施工單位可能找各種各樣的“關系”來游說,但不管有“門子”無“門子”,到我這兒都是一個“口徑”——制度和標準。“就是親娘老子來了,也不能辦!”這可能是我說得比較多的一句話,竟被很多人戲稱為我的“口頭禪”。
大處,堅守原則;小處,深究細摳。要知道:每噸鋼結構鋼筋差一塊錢太鋼一年就差幾十萬元、一方土差一塊錢太鋼一年差幾百萬元。斤斤計較每一分錢,就可以為公司節約可觀的資金和費用。2012年,通過對標、結算審核和直供料抵扣,我們為公司節約工程費用4.85億元。今年前8個月,通過費用審核,已為公司節省投資1.54億元。
為了太鋼的利益,我們千方百計。為了太鋼的形象,我也不遺余力。這些年在建筑行業有一種“壞毛病”,就是拖欠外協人員工資,在我們的基建工地也偶有發生,這樣一來損害了外協人員的利益,二來損害了太鋼的形象。對于這樣的事情,我堅持發現一起,立即解決一起。去年夏天,一對外協人員夫妻風塵仆仆地來到了我的辦公室,反映在公司一工地上干完活拿不到工資,工頭也找不見了。我立即找到相關施工單位的領導了解情況,雖然我們把工程費用已經都給施工單位結算了,施工單位也給包工頭兌現了,但是包工頭拿著錢跑了。為此,我反復做施工單位的工作,最終,迅速解決了問題。不僅是對這對夫妻,而且把所有涉及外協人員的工資都照數發了。事后,外協人員還特意送來了錦旗。
類似的事情我的確管了不少、也辦了不少。我經常主動為外協人員討薪,只要一聽說有施工單位拖欠外協人員工資,就及時前往了解情況,爭取妥善予以解決。慢慢地,我的辦公室也成了外協人員常來的地方,他們不僅向我傾訴,也向我反映了工地上的許多情況,幫助我掌握了許多第一手資料,多了一條了解最真實情況的渠道。
做好工作需要付出。有付出的一方面,就必然有舍棄的一方面。我長期以來一直和父母同住,老兩口年事已高,妻子身體也不好。去年以來,我母親、妻子因病多次手術,我沒有因此休息過一天,也沒有告訴單位任何人,每天白天我在單位緊張工作,到了晚上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去醫院陪護。多年來,家中的一切事務一直是由妻子全權操辦。在我的腦海中幾乎沒有家務這個概念,妻子偶爾讓我去辦的事情也會因工作而忘記。有一次妻姐病重,由于只有我有車,妻子托付我取一種特殊藥品,我滿口答應了。但一上班因為事務繁雜,忙來忙去,竟把托付之事忘得一干二凈。從那以后,妻子索性再也不托付我家務事,我也一直為此深感愧疚。
在太鋼這個國有大企業的基建系統中,我深知我擔負職責的特殊性、重要性和挑戰性。鐵肩擔道義、正氣溢胸間,我必須以特殊的作為、加倍的努力對待我的職責,這也是黨組織和太鋼賦予我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