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城人物

鋼城人物
首頁 鋼城人物
馬良:鋼城藍天白云的守護者
來源: 太鋼新聞中心 作者: 潘明明 時間: 2013-07-15
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就是要在本職工作中吃苦耐勞,無私奉獻,處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事事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見到馬良時是下午兩點,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時候,剛從東山礦趕回單位的他被三十多度的高溫烤得滿臉通紅,滿頭大汗。作為能源環保部污染控制室主任,馬良把整個廠區都跑了個遍。不論嚴寒酷暑,還是風霜雨雪,有環境污染現象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他用共產黨員的認真負責、求真務實、無私奉獻,守護著鋼城的藍天白云。
從參加工作到現在,馬良一直從事著環保工作。從當初的“門外漢”到現在的行家里手,馬良始終堅持用心去學,多年的工作經驗也告訴他,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緊常變常新的環保理念。漸漸地,環保也從工作變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許多現象他都會不自覺地從環保的角度去思考。記得一次回鄉探親時,看著煙囪里冒出的濃濃黑煙,他不禁為家鄉人民的環保意識感到揪心,為家鄉的環境保護和治理捏把汗。
這么多年來從事環保工作,他最大的感觸是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環保要求的日趨嚴格。以前人們對環保的認識,只要看不到冒煙,不讓煙塵排出去就行。現在,大家更多地關注空氣里污染物有沒有超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含量是多少。意識高了,工作的要求也就越來越嚴了。跑現場、查問題、找差距、訂措施,馬良每天忙碌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環保工作是永無止境的,有些事現在看來不是問題,說不定明天就會成了大麻煩。“做好現在,放眼將來。”馬良一直這樣告誡著自己。
現場,可以是一個車間,也可以是整個廠區,既可以在公司本部,也可以是東山礦等地方,只要是出現了環境污染的地方,都成了馬良工作的“現場”,也成了他工作時常去的地方。要想把污染控制好,就必須到現場把情況了解清楚。哪里的噪聲高,哪里的粉塵多,怎樣節酸降耗,如何節水減排,馬良都要到現場和相關單位的同事們一起找原因、想辦法。他帶領他的工作團隊,堅持環保管理創新,積極組織構建多維全方位的環境監控網絡體系,把可能發生污染的現場都監控起來;持續推進控污減排,2012年推動完成了23項重點大氣污染及崗位粉塵治理項目和11項噪聲治理項目,實現了各類污染物噸鋼排放量的逐步下降。
上班把時間都花在了現場,那辦公室的業務怎么辦?加班!當處理完現場的問題,其他人都下班回家時,馬良還會回到辦公室,處理單位的日常業務。解決現場污染問題,需要其他單位同事的配合,時間不統一時,馬良就會調整自己的時間去適應別人,“總不能讓其他人等到下班了再跟你去解決問題吧!”
周六周日,不論單位有事沒事,馬良都要來單位,有業務就處理業務,沒有就到公司的監控中心去看看,了解一下廠區的監測情況。時間都花在了工作上,家里的事情也就顧不上多少。每說到這,馬良總會想起家里人的理解與支持,內心里也總會有一絲絲的愧疚。“我家就住在廠區附近,他們抬起頭看著這藍天白云時,知道我為此做了點工作,我心里也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