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鋼不銹入選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節水型工業企業典型案例
近日,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發布16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節水型工業企業典型案例,太鋼不銹入選,山西省僅有2家企業獲此殊榮。
本次評選是由沿黃河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申報和推薦,經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遴選而出。入選的企業在用水效率提升、節水技術應用、非常規水利用、節水管理等方面具有示范性。
太原地區水資源嚴重匱乏,如何保護水資源,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資源,已成為太鋼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措施。為此,太鋼特別重視開展節約用水工作,在全工序推廣應用分質供水、閉路循環、蒸發空冷、反滲透膜處理、市政生活廢水深度處理等先進節水工藝技術,先后建成軋區廢水處理系統、冶煉廢水處理系統、膜法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中水深度處理系統、軋鋼廢水分質處理系統等新型污水處理工程,用水效率明顯提高。2023年,噸鋼耗新水降至1.80立方米/噸,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8.71%,是國家級水效領跑者企業。
太鋼循環水處理系統,通過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表面蒸發冷卻器技術,采用被冷卻水閉路循環和管外水膜蒸發強化傳熱的方法,大大降低了生產循環水損耗,節約了水資源。目前,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新高爐、新煉鋼、新冷軋凈水系統,這是有別于同類企業水系統的突出特點,僅此一項技術改造每年可節約新水300多萬立方米。
在提升內部節水效率,實現工業廢水綜合利用的同時,太鋼大力開拓非常規用水,實施治理水污染和廢水資源化“雙贏”戰略,主動承擔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回收處理太原市尖草坪地區及流經北澗河、北沙河的生活污水,日處理量4-5萬噸,減少城市COD排放量5000多噸,不僅改善了汾河生態環境,還實現了城市生活污水資源化,大大減少了新水的采購量。
經過多年實踐,太鋼先后獲工信部第一批“國家節水標桿企業和標桿指標”稱號、首批“水效領跑者”稱號,2022年獲山西省第一批節水型企業唯一“節水標桿企業”。“黑色冶金過程廢水資源化循環利用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中國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太鋼水生態化雙循環管理”獲世界不銹鋼協會“不銹鋼工業獎”可持續發展獎金獎。
面向未來,太鋼不銹將聚焦“綠色、精品、智慧”高質量發展,積極響應政府 “一泓清水入黃河”行動,把節約水資源作為綠色低碳發展的永恒主題,堅持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協同治理理念,深入推進“三治四化”,有序推進焦化、煉鐵、軋鋼、電廠脫硫等工序特征廢水零排放,實施水系統整體再優化,進一步完善水系統內外部雙循環資源化利用模式,實現“與城市共享水生態”目標,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太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