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感體會
首頁 觀感體會
太鋼:回收余熱余能溫暖城市
來源: 山西農業大學 作者: 杜月鴻 時間: 2014-01-03
又是一年供暖期,一邊是讓百姓風聲鶴唳、灰蒙蒙的霧霾天,一邊是幾十萬戶家庭的“暖冬期待”。如何來處理這對矛盾呢?近期,太鋼新建500萬空冷余熱回收項目和100萬高爐沖渣水余熱回收項目建成投運,再為太原市增加集中供熱面積600萬平方米,有效解決了這個矛盾。
太鋼環保部相關人員向校媒記者介紹到,“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控制大氣污染,減少粉塵排放,既讓城市的居民可以享受‘溫暖如春’的感覺,但又不會引來霧霾天。”
10月29日,太鋼余熱回收供熱工程和高爐沖渣水余熱回收工程的全面完成,為太原市新增了600萬平方米的集中供熱面積,標志著太鋼為太原市提供的集中供熱面積達到1400萬平方米。若按照戶均140平方米居住3口人計算,2013年這個采暖季,太鋼溫暖了約10萬戶30萬人的冬天。
2010年并網發電的太鋼自備電廠2×300兆瓦熱電聯產發電項目每年可生產40億度的電量和940萬吉焦的熱量,電力為太鋼生產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動力保障,回收剩下的余熱余能也能產生很大的效益。能源環保部馬良介紹說,“余能余熱利用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顯著,僅前期項目供熱后,就拔掉了供熱區域內120多臺采暖燃煤小鍋爐,每年節約采暖燃煤3萬余噸,削減煙塵排放3000噸、二氧化硫排放1600噸。”
近年來,太鋼積極推進由企業內部小循環向城市和社會大循環轉變,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的廢棄物循環經濟產業鏈,對焦爐煤氣、燒結煙氣、高爐煤氣等余熱余壓進行高效循環利用,對替代燃煤鍋爐、減少燃煤消耗、減少二氧化硫和煙粉塵排放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太鋼二次能源回收量已占到生產所需能源的48%,余熱余壓發電量占到總用電量的33%。“十二五”末,太鋼將進一步利用生產余熱,為3000多萬平方米、太原市城區五分之一的家庭提供冬季供暖熱源,僅此就可減排二氧化碳7000噸,節約燃煤8萬噸,此舉也將大大溫暖太原城市人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