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選人介紹
候選人介紹 >>鐵永紅:無怨無悔勤耕耘 滿腔熱情獻礦山
鐵永紅:無怨無悔勤耕耘 滿腔熱情獻礦山

一個只有中技學歷的礦山青年,雖然身負5級傷殘,左眼視力缺失,仍然堅韌不拔,辛勤工作,靠著一股“琢磨勁”,處處以先人一步的學習精神和工作作風,不斷超越自我,成長為峨口鐵礦技術管理創新帶頭人,鐵永紅的心得是“做事先做人,萬事勤為先。”
鐵永紅,男,1976年9月出生,1997年7月太鋼礦山技校畢業參加工作,至2005年一直在峨口鐵礦球團系統工作。從煤氣爐操作工、維修工到球團設備組從事熱工類設備技術員,以及后來從事設備管理工作。一路走來,他憑借一種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克服自身學歷低、基礎知識薄弱的缺點,利用一切學習的機會,學習各種知識、技能,并把學習與工作緊密結合,在設備管理及改造工作上取得突出的成就。并得到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的一致認可,多次被兩級公司評為“優秀工程技術管理干部”;榮獲太鋼青年“五四獎章”并榮獲太原市青年科技創新崗位能手”、“太原市新長征突擊手”和“太原市十大杰出青年崗位能手”的榮譽稱號。
正當事業發展蒸蒸日上的時候,不幸降臨到這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身上,2005年5月鐵永紅同志因傷病休。在治療期間,他在和病痛斗爭的同時,積極配合治療,但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熱愛的事業,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潛心研究機械設計、設備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不斷武裝自己。
2008年5月傷病治療結束,調到峨口鐵礦“750萬噸擴能改造”項目設備部工作。在設備監制、指導安裝、協調施工各方面圓滿完成任務,并得到一致認可。
2009年由于工作需要,鐵永紅同志被調到選礦部設備組從事破碎區域技術員工作。為了盡快研究找到破碎系統擴能改造后,適合新設備、新工藝生產過程中新的操作方法以及降低破碎系統故障率的方法,積極收集相關資料,認真學習研究相關設備的圖紙及說明書等,用較短的時間掌握了破碎設備的基本情況。并對影響破碎系統穩定的環節逐個進行跟蹤研究,先后設計并組織實施破碎系統重板機、卸料車、5#細碎系統、破碎機油站系統等一系列的改造,使制約破碎系統生產的瓶頸環節有效改善。同時對5臺HP500細碎機給礦方式進行擠滿給礦改造,逐步實現穩產高產的目的。
經過一系列的研究改造2010年底破碎系統的原礦處理能力在同等能耗的條件下提高30%,故障率明顯降低。同時,他組織實施的“破碎系統減少故障及提高產能的系列改造”項目獲得2010年度礦業分公司“設備成果”一等獎。
鐵永紅同志擔任選礦部設備組長以來,經過對近5年各類事故及檢修的研究,確立了“小系統集團化檢修與點檢定修”相結合的檢修模式,并逐步從破碎系統擴展到兩峒及磨選系統,取得良好的效果。磨選系統一次球磨機作業率由2011年前的90%左右到2013年提高到93%。破碎系統作業率由83%左右到2013年提高到90%左右。并在2012年打破破碎系統單月無故障停機的魔咒,2013年實現破碎系統3個月“零”故障停機,磨選系統4個月“零”故障停機。
2013年,對破碎系統750萬噸遺留項目22#卸料車進行更新改造。目前實現自動控制布料,改造后近9個月設備運行實現“零”故障運行,有效改善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系統穩定性。
在檢修質量控制方面,嚴格推行檢修質量過程驗收及精密點檢,設備組技術員跟班逐項驗收及測量技術數據。在檢修計劃執行準確率方面,由2010年23%提高到2013年的81%,有力地保證了選礦系統各項產量指標的順利完成。
特別是2013年針對新二峒C6080顎式破碎機由于設計安裝等原因,自2012年6月投產以來故障頻發,嚴重制約兩峒系統的穩定運行。他組織設備組技術員,跨區域全員參于成立“二峒綜合治理改造”攻關團隊。前期工作對峒室布局測量、改造方案制定、自主設計制圖、委托備件制作共用時4個月。并于9月18日順利按計劃施工改造,在16天的施工過程中,鐵永紅同志克服峒內陰暗、潮濕的環境,連續14晝夜吃住在峒內,施工現場他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為保證施工質量,他對所有施工環節親自驗收、把關。領導們出于對他傷殘身體健康狀況的擔憂,多次勸他出峒休息。而他出于對施工進度及質量的擔憂。總是對領導說“這是一個永久工程,來不得有半點馬虎,我身體可以承受,扛幾天等工程結束再休息。然而,工程結束后仍然未休息,連續5天進峒跟蹤設備運行情況,直至確認改造成功,徹底消除隱患,才松了一口氣。
在此期間他的妻子出于對他身體的憂慮,不只一次將電話打到峒內,懇求地對他說“企業不缺你一個,這個家離不開你,我和兒子都離不開你”,說不動他就在電話里跟他吵鬧,讓他放棄現在的工作。但他每次只能安慰妻子,一次同事發現他打完電話眼角有淚花,勸他說:“你回趟家吧,我們在這給頂著”,他卻說“我理解妻子,他是為我好,我們既然敢接這個活,就要像打仗一樣,一定要打一個漂亮仗,咱們辛苦幾天就可以換來二峒穩定運行,這是大事不能有半點失誤,我們不能再讓它3天一壞2天一修了,工人受不了,我們也對不起這份工作。”“這里環境太差了,咱們在這里干幾天就覺得受不了,而平峒有很多工人干到退休都不見得能離開這個崗位,他們真夠辛苦的。我們一定要多投入一點,徹底改善這里的現場環境,再增加點照明,讓他們工作的稍微舒坦一點。”當時現場一片寂靜,人們沉默許久。他把峨礦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樸實的話語擲地有聲。
二峒系統綜合改造后,現場環境明顯改善,影響設備穩定運行的因素徹底消除,改造后運行至今,設備運行“零”故障。
也許正是鐵永紅同志這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和處處為別人著想的處事之道,幫他走出傷殘的困擾,在他跌倒的時候把他扶起來,并帶他走向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鐵永紅同志身殘志堅,把“做事先做人,萬事勤為先”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始終帶著感情、責任和追求去工作和學習,以更務實的工作作風為太鋼的發展奉獻著自己的力量。(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