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論體會
首頁 評論體會
《人民日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評論員文章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人民日報評論員 時間: 2016-05-11
學習貫徹黨章是第一位要求
——一論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怎樣才能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做合格黨員,怎樣才能抓住根本、夯實基礎?“‘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首先要學好黨章”。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安徽調研時的講話,揭示了學習黨章的基礎性地位和關鍵性作用,為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確立了方向。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總依據和總遵循,也是全體黨員言行的總規矩和總遵循。當一名合格黨員,最基礎、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樹立黨章意識、學習貫徹黨章,自覺用黨章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搞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反過來看,如果黨章意識不強、學習黨章不力,甚至將黨章束之高閣,就會出現黨的觀念淡漠、理想信念動搖、組織紀律渙散等問題??梢哉f,對廣大黨員而言,樹立黨章意識才能堅守黨員本分;對各級黨組織來說,學習貫徹黨章才能履行應盡職責。
由此可以理解,為什么在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基層延伸的過程中,中央把學習黨章擺在首要位置。由此也可以明確,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要廓清那種不重視學習黨章的錯誤思想,就要拒絕那種將學習黨章娛樂化、庸俗化、隨意化的傾向,就要摒棄那些學而不思、學而不信、學而不深的問題,切實把學習黨章擺在首位。讓8700多萬黨員通過重溫黨章黨規,進一步明確做合格黨員的標準,更好地尊崇、敬畏和遵守黨章黨規,才能不斷砥礪信仰信念、錘煉黨性修養。
學習黨章不能停留于抽象原則,而應該聯系實際學、深入思考學,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就需要聯系黨的歷史和今天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承擔的歷史使命的實際,聯系黨的理論發展和今天堅定理想信念的實際,聯系黨的基本路線和今天做好各項工作的實際,聯系黨的性質宗旨和今天更好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聯系黨員義務權利和今天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實際,聯系黨的紀律規矩和今天解決好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的實際,真正將黨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一了千明,一迷萬惑。黨章就是共產黨人的“道”,緊緊扭住這個“道”,做到學而懂、學而信、學而用,就能抓住我們黨發展壯大的根本,抓住領導改革發展的關鍵。
《 人民日報 》(2016年05月06日 01 版)
全面學 系統學 深入學
——二論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兩學一做”,學是基礎。從思想上把握好“為何學”,在行動中回答好“怎么學”,才能學得深、學得透。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當代中國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一步豐富發展了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對黨員干部提出了更具時代特點的新要求。學系列講話,要學好用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等重要讀本,在全面、系統、深入上下功夫,帶著信念學、帶著感情學、帶著使命學、帶著問題學。
毛澤東同志說過,學習的最大敵人是不到“底”。全面學、系統學、深入學,必須一學到底。學深悟透,就像在山頂瞭望,看得更遠更廣;一知半解,則猶如盲人摸象,難以消化吸收。學習系列講話,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要系統地領會好講話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不能只是斷章取義,而要掌握貫穿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領悟好講話背后的堅定信仰追求、歷史擔當精神、真摯為民情懷和務實思想作風,更好地用以指導和推動各項事業發展。
“突出重點、聚焦問題”,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經驗。全面學、系統學、深入學,必須堅持從問題中來,到問題中去。經濟發展迎來新常態,如何加快發展轉型的步伐?改革進入深水區,如何分析化解深層次的矛盾?從嚴治黨不松勁,如何持續補好理想信念之鈣,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聯系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新要求學好講話,才能在思考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辨證施治的藥方,把學習成效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學系列講話,是為黨員干部思想理論充電、加油。能否全面系統深入地學,決定著黨員干部的思維層次和工作水平能否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用系列講話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我們就一定能走在前列、干在實處,更好地擔當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 人民日報 》(2016年05月09日 01 版)
學要學到位 做要具體化
——三論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學要學到位;關鍵在做,做要具體化。
以學促做,知行合一,做合格的共產黨員,是這次學習教育的著眼點、落腳點。合格黨員的標準是原則的,也是具體的。延安時期,我們黨就曾提出“良好的共產黨員”的“六條標準”;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概括了合格黨員應該具備的“五種精神”。新形勢下合格黨員的標準是什么?那就是“四講四有”: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在學習教育中,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以此衡量自己、檢視自己,樹立共產黨員先鋒形象。
要學得到位、做得具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需要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全覆蓋,就是面向全體黨員,不能有空白,留下盲區。不僅領導要學、普通黨員也要學,不僅在職的要學、退下來的也要學,不僅機關事業單位要學、工廠農村部隊也要學,讓每一名黨員都能主動自覺接受黨的教育。常態化,就是經常性教育,不能一陣風、“雨過地皮濕”。“兩學一做”不是一次活動,是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建設,需要建立常態化、制度化的工作機制,不能說搞學習教育時和我有關系,搞完了就和我沒關系了。重創新,就是創新方法手段,不能一刀切、“大水漫灌”。在學習教育中要“區分情況、分類指導”,運用手機、微信等新媒體、新平臺,以新方式完成新任務。
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目的都是求實效。“兩學一做”是同黨的建設、黨內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也是同日常生產生活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學”得好不好、“做”得合不合格,最終要體現在推動工作上。“一具體就深入,一深入就見效”,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不愿為、不想為、缺乏擔當的問題,不會為、不善為、能力素質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任務要求的同志,都是“兩學一做”的準星所向。每個黨員干部都應該結合實際對照和細化,邊學邊改、即知即改,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
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最終都要通過做合格黨員的實際行動來檢驗。在學中刷新認知、提升自覺,在干中磨礪擔當、建功立業,讓群眾看到新氣象新面貌,“兩學一做”就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 人民日報 》(2016年05月11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