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創新成為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動力引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鼓舞太鋼干部職工砥礪前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連日來,公司廣大職工群眾備受鼓舞、信心滿懷。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視察太鋼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結合起來,始終把創新作為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第一動力,聚焦創新不松勁,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奮力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太鋼新路。
深入學習全會精神,廣大科研人員備受激勵。技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南海說:“從‘十三五’到‘十四五’,創新的重要地位更進一步明確,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技術中心’平臺,進一步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科技攻關,以服務國家工程和我省經濟轉型發展為己任,建立產、學、研、用聯合實驗室,努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同時要著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厚植人才沃土,凝聚公司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作出科研人員應有的貢獻。”
煉鋼一廠黨委副書記劉睿智說:“作為特殊鋼冶煉基地,煉鋼一廠要集眾智、聚眾力,以創新為突破口,充分發揮裝備全、組織模式靈活的特點,進一步在差異化產品生產上取得突破。工藝技術上,要持續優化高硅工藝和電爐留鋼工藝;生產組織上,要靈活運用‘電爐一出三’‘中頻爐直兌’等多種模式;產品開發上,要優化產品結構,實現車軸鋼、不銹鋼管坯全連鑄化,努力為公司提升產品競爭力貢獻力量。”
“認真學習了全會公報,振奮之余也感覺肩上擔子千鈞。”煉鋼二廠黨委書記、廠長李保才說:“近年來,煉鋼二廠堅持在創新上做文章,對標優秀企業,積極推進工藝技術創新,開發了‘AOD高硅工藝’,僅此一項技術創新,就使工序成本大大降低。同時,不斷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實際、卓有成效的管理創新體系,在生產經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多項管理創新成果在公司和冶金行業獲獎。隨著創新機制的不斷完善和創新文化的持續深入,煉鋼二廠廣大干部職工的創新熱情已經被充分點燃,涌現出一大批創新型人才和技能工匠。下一步,煉鋼二廠將始終把創新放在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努力在創新發展中求大突破、見大成效。”
精密帶鋼公司黨總支書記、經理王天翔說:“全會關于創新的重要論述,發出了新時代創新發展的響亮聲音。精密帶鋼公司將繼續穩步推進山西省精密帶鋼工程技術中心、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山西省不銹鋼精密箔材制造創新中心的建設,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持續在創新上下苦功,發力‘超薄、超硬、超平’三大系列品種開發戰略,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的核心技術,提升產品開發、產業升級的先發優勢和后續勁頭。”
不銹鋼管公司黨委書記、經理楊成義說:“近年來,通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我們取得了豐碩的創新成果,特別是太鋼在高等級鍋爐管材料的研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整套適合太鋼自身設備和生產工藝特點的質量控制方案,為快速推進高等級鍋爐管材料的國產化奠定了基礎。下一步,鋼管公司將繼續優化工藝流程,創新軋制技術,通過科技創新,讓‘中國制造’更有底氣。”